【演讲视界.精品展播】
苏州园林给我们的启示
——许清林在全国演讲口才协会联盟苏州高峰论坛上的即兴演讲
鲁迅先生说过“人生识字糊涂始”,好像读书多了就容易犯糊涂。当然鲁迅先生这是在发牢骚。不过,这些年接触演讲多了,你要问演讲是什么,还真有些说不清楚。刚才几位老师讲的都很好,我就不说什么是演讲啦,说说来到苏州得到的几点启迪吧!
我们这次演讲高峰论坛在苏州举办,不但为全国各地演讲组织间的沟通、交流提供了平台,也为我们的演讲提供了一个十分珍贵的艺术典范,这就是苏州园林。
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,它的艺术成对于我们演讲界也应该有许多启迪。比如,苏州园林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特色和民族性格特征,所折射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、逻辑习惯,就值得我们分析研究、学习和借鉴。
中国的园林,分作官方苑林和私家园林。官方苑林,比如宫廷苑林是官方处理公务、开展交际的场所,所以,它要彰显民族文化,承载国家意志。对于私家园林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。但是,苏州园林作为私家园林,规划布局却十分强调崇尚自然、师法自然,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观念和天下一统的政治意愿。苏州园林中点缀的雕刻、绘画、楹联、书法,宣示的是伦理道德,凸显着个人的修炼和家风的濡染。作为私家园林,在传承道德文明和优秀文化方面尚且有如此的自觉,那么,作为最富有宣传鼓动作用的演讲,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低俗文化的传播渠道,变成沾满铜臭的赚钱工具,作为献身演讲事业的人们,应当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传播民族大义,树立国家豪气,张扬民间正气的历史重任!
我们很多人参观过西方的园林,我也去过法国的凡尔赛宫,德国的夏腾堡宫,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夏宫。它们讲究的是视野开阔,一览无余。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,它的房屋建筑、山石喷泉、林木花草可以尽收眼底。但在苏州园林,建筑高低错落、水系纵横迂回,山石堆叠天成。让你找不到一览无余的位置,却在曲径回廊中,一步一景,步移景换,情趣无限,回味无穷。这种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园林风格,恰恰是中华民族内敛、含蓄、深刻、热烈的性格体现。这样的性格特点,也应该在我们的演讲中得到体现。所以,我认为,中国人的演讲,还是要讲究文化内涵,讲究以情动人,不能一味鼓噪,更不能过分张扬、过分煽情。
记得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园林有一个评价,说它是“咫尺之内再造乾坤”。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,因地制宜,不讲对称,避免雷同,营造出不对称的美;注重寓情于景,寓意于景,营造出情景交融、联想生意的美。记得在拙政园的荷塘有一个“荷风四面亭”,就是寓情于景,即使没有风起,面对四面荷花,你是不是也能体验到荷风莲香的清爽。在拙政园的补园,也就是西园,有一个 “扇亭”,就是寓意于景。里面好像就有一桌一椅,猛然看去索然寡味。但是,联想起苏轼的诗句:“谁与同坐?明月清风我”,那种淡雅、清高、孤寂的意境就会油然而生。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,引而不发,让你感悟。欣赏苏州园林,就是要体验那种“一峰则太华千仞,一勺则江湖万里”的意境。为什么如今有些演讲不那么受欢迎?就是说教太多了,少了文化,少了内涵,少了循循善诱,少了让人感悟,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。
进入苏州园林,你能感到置身于一幅逐渐展开的图画之中。山石水面,亭榭楼台,花墙琐窗,密草朗竹,逐次展露出景观的远近高低、明暗疏密。苏州园林不是对自然的简单利用和模仿,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概括、提升和浓缩,而且,苏州园林景观,是按照历史文化的逻辑关系来呈现的。如今的城市景观,好多不注意这个逻辑关系了。比如大家吐槽的北京的“大裤衩”,好像与中国传统建筑的逻辑关系很难找到。也有咱们这里的“大秋裤”,它和苏州的粉墙乌瓦的历史积淀的逻辑关系在哪里?很突兀,是不是?苏州园林却是反映了中国人观察事物、分析事物的逻辑遵循和叙事习惯。我认为,演讲也必须尊重这种逻辑遵循和表达习惯。现在有一种倾向,不管什么类型的演讲,有人都主张滥用煽情,索要掌声。什么修辞规则也不讲,多么低俗的语言都敢用。有位自称“演讲大师”的,在自己的出版物中就公然提出,演讲要搞“排比的森林,辞藻的海洋”。这位“大师”也确实喜欢这样的噱头。不讲修辞,不讲逻辑,把一些结构类似的句子排列一起就叫“排比句”。记得这位先生面对青年学生的一次演讲,开头的称谓前面,一口气用上十多定语,什么“亲爱的、心爱的、漂亮的、亮丽的、年轻的、有为的、精力充沛的、前途无量的”等等等等。这样哗众取宠的演讲,可以赚得廉价的掌声,却给人留下油腔滑调、“忽悠人”、不诚恳的感觉,只会加重听众的逆反心理,无助于正能量的传播。所以,我们提倡演讲的四字原则:“诚、简、晓、畅”。诚是第一位的。要抱着诚恳的态度,与听众交朋友的态度去演讲。简,就是要讲究修辞,讲究语言的凝练。“删繁就简三秋树,立异标新二月花”,演讲才会有好效果。晓,就是要让听众听得明白。讲了半天大家听不明白,等于白说,你这演讲有什么意义?畅,选择流畅的言辞,运用动听的语调,听众才能听得进去,你的演讲才能有好的效果。
这就是我从苏州园林得到的一点迪启,权当一家之言吧!
谢谢!
二〇一六年七月三十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