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英讲坛:怎样理解《诗经》中的情与爱
9月3日,星期天,华英讲坛举办第428期学术讲座.这期讲座邀请到《诗经》研究学者,《演讲与口才》杂志社顾问,濮阳市演讲朗诵学会会长,濮阳诗经研究会名誉会长,濮阳市创建“中华诗词之市”专家组组长许清林先生,作了题为《怎样理解诗经中的情与爱》的学术讲座。
许先生是针对当前诗经研究中出现的“滥情化”和“娱乐化”倾向做的这期讲座。他说,《诗经》教人做人,传授知识和文化,是中国几千年“诗教”的主要教材,是中国人的道德、思想、文化、文学的百科全书。但是,有些人在力推西方比我们文明,西方一切都好,他们首先要把中华民族的根源性文化黑掉。于是《诗经》就成为他们抹黑的首要目标。我们一些所谓的“专家”也跟着起哄。比如最近就有人说“160首风诗里148首都是情诗”,《诗经》就被他们定位为“情诗集”。我们知道,“情诗”就是专谈两性关系的诗,中国几千年来在哲学、政治、军事、教育、文化、艺术等等方方面面,培养出不胜枚举的大家,难道就是靠了一部“情诗集”吗?还有极个别人在公开出版物的封面上就写《诗经》揭示了“中国人的野性和疯狂”,他们得出这样结论的依据就是那个时期发生过卫宣公、齐襄公那样的有违伦常的事情。许先生说,翻遍《诗经》,找不到一句赞扬那种丑事的诗句和言辞,能找到的都是批判、鞭挞讽刺那些有违人伦的丑迹的诗篇。许先生就举出《鹑之奔奔》《墙有茨》《君子偕老》《南山》《新台》等是如何痛斥那些丑行的例子并进行了逐一分析。《丘中有麻》《桑中》等诗篇,被有些人作为中国人“野性”的例证。许先生就详解了这两首诗作。他说,恰恰是这两首诗,说明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接触,已经注意了开始的羞涩和慎重(“将其来施施”),然后的借共同进餐进行进一步观察(“将其来食”),最后才以互赠信物的方式确定恋爱关系(“贻我佩玖”)。这样两性关系的理性建立和动物的“野性”有着本质的区别。至于有人说,他们在“麻地”“麦田”“李树林”的会面就是“野合”,就是“疯狂”。许先生说,那个时代没有咖啡厅、电影院,“麻地”“麦田”“李树林”这些都是经常劳动的场所,相当于今天的车间和办公室,如果说在这里约会有什么不正常,说这话的人肯定不正常。起码是没有认真把这首诗读完读懂。
接着,许先生详细解读了《伯兮》《关雎》《东门之池》《东门之墠》《泽陂》《子衿》等19首诗歌,清晰地理出《诗经》倡导的恋爱观是热烈、深刻、含蓄、有序,强调了恋爱要重德行、重人品、重有共同语言,而婚姻观念重在专注,重在看人,重在平等,重在和谐;家庭则重在相敬如宾,重在和睦,重在相互忠诚。许先生强调,《诗经》体现出的恋爱观、婚姻观,是中国优秀传统思想、优秀文化中的重要部分,我们要好好继承和发扬。
许先生还特别强调了读经典重要的三点:一是要“守正”,要弄懂经典的主旨和本意再去谈创新。二是要了解那个时代的一些基本情况。包括礼仪民俗和语言习惯。要站在经典产生时代的角度读经,不然的话,就会走偏,甚至走火入魔。三要弄懂经典的“微言大义”,读《诗经》首先要抓住每个诗篇的“诗眼”。
整个讲座,华英书苑座无虚席。大家都在认真地边听边思考,以至于100分钟讲座结束大家都觉得时间过得这么快!不少人向前与许先生交流,久久不愿离去。